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正文

祝贺!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016-12-01 18:31来源: 二十四节气

当地时间11月30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 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的第31项 人类非遗。

祝贺!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 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 的扩展名录。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 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作为中国人 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根据业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 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与保护的行列中来,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 焕发出新的活力。

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存续力和代际传承,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领导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中国农业博物 馆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社区、群体于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并共 同约定了彼此的责任和义务。

祝贺!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016年2月4日是立春节气,广西龙胜平等镇广南村的侗族群众赶着“春牛”走村入户为民众祈福。11月30日,正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 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华社发(李忠波摄)

祝贺!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016年4月5日,清明时节,采茶工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双峰村茶园内采摘龙井茶。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祝贺!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2016年9月22日是秋分节气,村民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冠洞村晾晒稻谷。新华社发(龚普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