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知识科普>正文

处暑即“出暑”,谨防“秋乏”,适当“秋冻”!

发布于:2020-01-02 14:03:30发布者:天晴网友

今日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今早起来有没有感到一丝凉爽?但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仍不时控制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吧。随着处暑的到来,三伏天哥们也将于本周末启程离开,你可以和空调续命的日子说拜拜,和靠冰镇西瓜度日说再见,迎接天高云淡的金秋姐姐了,开心不?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不同于三伏天的湿热难熬,现在的阳光中有了清冽的感觉,让人心生爽朗。

这个季节需要注意咽干唇燥、干咳少痰等“秋燥”和“秋乏”症状。

常见疾病预防

处暑之后气温逐渐下降,但高温天气有时会再次来袭,这种冷热变化最易使人患病。常见疾病的预防提醒如下:

1.秋燥。立秋处暑之时,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常会出现咽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秋燥”的症状。这时应多喝水,注重滋阴润肺,减轻秋燥对人体的伤害。

2.感冒。天气变化时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平时要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平时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预防感冒。

3.过敏性疾病。秋季昼夜温差大、花粉等容易诱发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鼻炎、咽炎等,建议早期预防,发现和避免过敏原,及时就医。避免皮肤裸露,少食辛辣、海鲜等发物。

4.腹泻。病从口入,注意起居有节,腹部保暖,少食生冷食物。早睡早起防“秋乏”处暑后多见“秋乏”,建议早睡早起:早睡可以调养阳气,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老年人还应争取每天午睡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化解困顿和抑郁情绪,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当天气骤然变冷,体弱者应适当增衣,以凉而不寒为宜。

另外,由于脐部是人体最易受凉的部位,着凉会影响脾胃功能,因此“秋冻”时要注意脐部保暖。

处暑后中老年人或者一些慢性病患者不宜过早晨练,最好把锻炼运动时间安排在下午或者傍晚,以减少心脑血管发病风险。尽量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如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以伤阳气。

相关科普精选+更多
  • 水印相机如何分享到微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水印相机记录下的精彩瞬间常常需要分享给微信好友,让更多人一同感受。那么,水印相机怎么分享到微信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直接分享图片打开水印

  • 嘟嘟记账app如何删除账本

    在使用嘟嘟记账app进行财务管理时,有时我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删除账本。如果你也有这样的需求,别担心,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嘟嘟记账app删除账本的方法。首先,

  • 闪电记账app有什么功能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闪电记账app,就像是一位贴心的小管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清晰记录每一笔收支闪电记账app操作简单,界

  • 水印相机如何修改地址

    在使用水印相机时,有时候我们需要修改地址信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水印相机修改地址的方法。一、打开水印相机首先,确保你的手机上已经安装了水印

经验评论

评论列表(条(包括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