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知识科普>正文

站在高楼为什么想往下跳?

发布于:2020-01-16 13:34:49发布者:天晴网友

当人体位于高处边缘时,眼前看到的景象和自己所处位置在高度上不匹配,就像被孤立在最高点,即便自己脚下非常平稳,视觉落差也会让小脑的平衡感受器误以为身体处于不稳定的摇摆状态。为了尽快结束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人体会倾向于从高处跳向低处,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为了自身的安全才想往下跳。

求生,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不会有人想从高楼或大桥上跳落。

但生活中就是有许多反常识的现象。

在世界十大自杀地点中,大桥占到了最多,例如美国加州科罗拉多街桥,其次就是高楼和悬崖。

更令人恐惧的是伦敦的地铁站,站点没有隔离栏,乘客等待列车进站时会产生一种跳下去被车撞的冲动。根据伦敦交通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自杀人数达到最多,平均每月达到5.5人次,许多自杀者被救后都表示自己并没有想死,但地铁像是有魔力一样,吸引着人往下跳。

这并非蓄谋已久的自杀,更多的是临时起意。

据数据统计,在完全没有自杀倾向,对生活有美好向往的人群中,超过50%的人曾幻想过自己从高处跳下,每6人中也有1人存在“想”自杀的冲动。

这种冲动就像来到了高楼边缘,明明知道自己害怕摔下去,却不由自主地往前走,望着底下密密麻麻的人群,先是幻想自己摔下去的景象,然后身体不受控制,像被磁铁吸引。这时突然缓过神来,赶紧回到安全区,内心无比恐惧,回想着,我根本不想死啊!为什么还会想往下跳呢?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高处现象”。当人体位于高处边缘时,眼前看到的景象和自己所处位置在高度上不匹配,就像被孤立在最高点,周围也没有可以依附的建筑,即便自己脚下非常平稳,视觉落差也会让小脑的平衡感受器误以为身体处于不稳定的摇摆状态,而人的潜意识里都是趋吉避凶的,为了尽快结束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人体会倾向于从高处跳向低处,消除高度差带来的恐慌感,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为了自身的安全才跳下去的。

这个说法看似荒谬,但却是大脑机制不完善造成的。

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人体第一时间会作出本能反应,第二时间才是大脑皮层分析后的理性反应。举个例子:在你面前有一盆0℃的冰水,但告诉你这盆水是开水,要你用手指触碰这盆水,当手指微微接触水面时,手会迅速往回缩,害怕被烫伤,结果事后才发现这盆是冰水,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缩手反应是出于本能的保护反应,发现水不烫是第二时间大脑皮层分析后的结论。同样的道理,站在高处的人感受到了视觉落差,第一时间的本能反应会受到感知体系中的尾状核影响,它向身体发出警告,自己可能从高处坠落!禁止前行!

稍后大脑皮层才反应过来作出理性判断,自己的处境比较危险,应该赶快回到安全区域。

这种理性的判断往往是滞后的,在紧要关头容易导致误判,会认为这时的处境比较危险,回到安全区的最快方法是直接跳下去,以此来消除高度差带来的恐惧,摆脱当前处境。

这种误判往往是对死亡更加恐惧的人容易产生,因为更害怕死亡,所以求生本能会越强烈,大脑才更容易出错。那些本身意志薄弱,患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人反而更少出现这种情况。

相关科普精选+更多
  • iPhone游戏时怎么避免弹窗提醒

    在玩iphone游戏时,弹窗提醒常常会打断我们的游戏体验,让人十分困扰。那么,究竟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恼人的弹窗呢?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关闭通知中心相关应

  • 苹果手表如何使用支付宝支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穿戴设备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中,苹果手表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方式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手表与支付宝的

  • 苹果屏幕上的小圆点叫什么

    苹果屏幕上那个小巧的小圆点,它有着一个专业的名字——“辅助触控”。辅助触控是苹果公司为方便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操作设备而设计的一项强大功能。它为那些肢体活动不便,比如

  • iOS17.5Beta3发布后是否值得升级

    ios17.5beta3发布啦!是否值得升级到ios17.5beta3苹果公司于近期发布了ios17.5beta3,这一版本不仅带来了诸多新功能和性能提升,还修复

经验评论

评论列表(条(包括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