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人文>正文

汉服有着怎样的发展变化?

2021-06-30 11:06:50

现在大家也经常看到有人穿汉服,那么你们知道汉服的发展历史吗?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说不定你能收获不少知识。

汉服有着怎样的发展变化?

古人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读音chang二声)”,顺带一提,中国古代的裳并不像现在的裤子,而类似于裙子,男女皆如此穿着。

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任督二脉”这个词,那么任督二脉在人体的什么地方呢?简单概括一下,从你的下巴到肚脐连一条线,就是“任脉”的位置;反之,在后背的中间沿着脊椎画一条线,就是“督脉”的位置。说白了,任督二脉就是人体前后两条中间线。所以,古人将这样的称谓也应用于服装的设计,称衣服前面的中线为“衽(读音同任)”,后背的中线为“裻(读音同督)”。我们知道,古代汉服有个特点是交领,也就是衣服的左右两边在胸前重叠交叉,领子的形状像小写字母。既然是重叠,就有左右方向的区别。如果是衣领向右下倾斜的,称为“右衽”,反之为“左衽”。

右衽

按照周朝以来的礼法,穿衣必须是右衽,有些其他民族仿照了中原的衣着却又不够了解汉文化,衣服会用左衽;同时外族也不像汉族一样将头发束起,经常披散头发,所以“披发左衽”就成了古时候蛮族的象征。另外,为了体现“阴阳两隔”“人鬼殊途”,古时死去之人所穿的寿衣,通常都是左衽。所以如果一个汉族的大活人衣服用左衽,是非常忌讳的。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很深,他们的“和服”就是汉服演化而来的,直至今天,日本人穿和服时还坚持右衽,左衽依旧是晦气、不吉利的象征。

衣服左半部分盖住右边后,胸前的边缘称为“襟”,右侧腰部附近的边缘称为“裾”。在汉服的发展前期,裾不加裁剪,呈布料本身的一个角,绕到身后再固定住,这种款式称为“曲裾”,这里的曲读一声,是弯曲的意思,指的是裾绕过身体。衣襟在前,衣裾在后,成语“前襟后裾”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

曲裾

后来随着服装设计上的发展,人们觉得曲裾有些多余,不如裁剪一下,使其边缘直上直下,既美观又省布料,这样的款式称为“直裾”,在后期较为常见。

直裾

此外,汉服袖子靠近身体的部分也就是大臂的位置称为“袂”,小臂的那部分称为“袖”,袖口称为“袪”(眼神差点的同学注意了,是衣补旁的袪,不是示补旁的祛)。

说完上衣,我们再说说下衣,也就是裳。它的结构就要简单的多了,最开始就是两块布。在汉服发展的早期,春秋战国时,裳前后两片布是分开的,左右两边有缝隙,有点类似于旗袍的下半部分;到了汉代,为了美观和隐私,将前后两片从侧边缝合,形成筒状,类似于现在女性穿的裙子,但在古代,无论男女,这种裙状的裳都是主流服饰。不过,就像现代女性穿裙子时不利于奔跑和骑行,这种裳也不适合士兵骑马或者农民劳作,所以又改良出了从中间一分为二的“袴”,虽然它和现在我们穿的“裤”同音,但样式却不相同。袴只是有两个裤腿,包裹住腿,用带子系在腰上,两裤腿中间并不相连,也就是没有裤裆的部分。另一种有裆的下衣叫做“裈”,比较短。

明代的赤罗裳

由于袴通常都穿在里边,所以对于美观度没有什么要求,普通人家通常就用粗布制作。但是富贵家庭不考虑成本问题,不仅衣服用绫罗绸缎,连这种看不到的地方也要用丝绸,所以人们用“纨绔”来代指富有的家庭,其中纨指精细的丝绸,绔就是丝质的袴。

汉服上下衣的组合大体上分为两种,早期是上衣下裳分开的,这种设计制作工艺比较简单。通常衣的颜色比较单一,而且用庄重的颜色,裳则用多种花色相间,寓意“天清地浊”。

后来为了穿衣时方便,同时也由于工艺水平的进步,制作衣物时将衣和裳直接缝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结构,这样的汉服称为“深衣”。这种深衣由于穿着便捷,男女老少王孙百姓平日都喜欢穿。不过在很正规的场合,比如祭祀典礼,还是会使用更符合礼法的上衣下裳。

不同时期的深衣有许多细节上的差异,其中宋代朱熹根据自己对古代礼法的理解(勘误,经评论指出,此处有一朝代错误,已改正,谢谢评论),设计出一种款式,称为“朱子深衣”,代表性很强,对中国周边的其他亚洲国家例如朝鲜和日本的服装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看完上面的解说大家都了解了吗?更多人文历史尽在天晴资讯网。

    关注焦点:
相关推荐+更多
文章评论

评论列表(条(包括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