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天晴科普网追真知,向世界分享你的经验技巧,让生活变得更简单。

2020-05-14 22:15:20
科普知识
蚂蟥咬人时分泌的唾液内,含有一种抗凝血素,也叫水蛭素,能使伤口的血液不凝固,所以被蚂蟥咬后伤口会流血不止。 蚂蟥是一种环节动物,形状有点像蚯蚓,但身体稍扁平,长短不...
2020-05-14 22:15:17
科普知识
旗翼夜莺在繁殖的时候,雄鸟的两只翅膀上各自长出一根长达60厘米的羽干,向身体的上后方略为倾斜,顶端扩大,飞行时在空中微微飘舞,很像一对旗子。当地的人们看到这种鸟的翅...
2020-05-14 22:15:15
科普知识
野马还乡、复壮和野化,是挽救、保存和发展这一濒危物种的重要措施。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是一项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因而受到国内外的关注。经过科学野化,定向繁殖,野马...
2020-05-14 15:17:06
科普知识
缝叶莺以一片或多片植物叶卷曲缝合而筑巢。用细长的嘴在叶边上穿一排小孔,再将植物纤维、昆虫丝、从住家偷来的线,穿过小孔构成单独的圈,在外边打结,是名副其实的“灵巧的...
2020-05-14 15:17:03
科普知识
三角空间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例如:内墙墙根、墙角;厨...
2020-05-14 15:17:00
科普知识
珊瑚虫的外胚层里存在着许多钙质细胞,它们能够迅速地分泌石灰质的骨骼,在海底逐渐产生突起的构造,久而久之,最后造成了今天人们熟知的珊瑚礁和珊瑚岛,所以称珊瑚虫为“海...
2020-05-14 15:16:58
科普知识
在金丝猴皮肤上的那些冷热感受区内,冷热感受点的分布密度要比一般猴子来得密集,所以它们对气温的变化就显得特别敏感。所以每年四五月间,气温稍转暖,它们就会向海拔2500米处...
2020-05-14 15:16:55
科普知识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
2020-05-13 21:43:08
科普知识
海鱼鳃丝上的排盐细胞,可把由血液带来的盐分及时排出体外,使鱼体内始终保持着低盐分。另外,硬骨鱼类可采取多喝水、少排尿,软骨鱼类利用尿素等方法维持体内的高渗透压,减...
2020-05-13 21:43:05
科普知识
因为青蛙的眼睛善于看闪动的东西,不善于看静止不动的东西,青蛙误认为蛇的舌头是飞虫,青蛙就跳起来捕食,正好跳进蛇的嘴里了。 有人传说蛇能把青蛙和人“吸”进嘴里吃掉,听...
2020-05-13 21:43:01
科普知识
生物学家认为,候鸟在迁徙中能面向目的地作直线飞行和对路途的认识,同遗传的本能有关系。这种本能是候鸟经历几万年的飞行,祖祖辈辈从求生中积累下来的本领,并形成牢固的潜...
2020-05-13 21:42:57
科普知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是与动物的热能代谢有关。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大动物得热或散热都要比小动物少,因而维持恒定的体温就较容易。所以大动物用不着快速的新陈代...
2020-05-13 21:42:54
科普知识
鸟蛋本身是一个良好的可供生命所需的系统,在这个“小王国”里,装满了胚胎孵育期所需要的各种养分,并通过鸟蛋壳来呼吸。鸟蛋壳上有许多微孔,新鲜的氧分子通过微孔进入蛋壳...
2020-05-13 21:42:51
科普知识
鸸鹋擅长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并可连续飞跑上百公里之遥,因此被称为“长跑健将”。 鸸鹋 (ér miáo)是鸟纲鸸鹋科唯一物种,体高150-185厘米,体重30-45千克...
2020-05-13 21:42:49
科普知识
扎龙自然保护区内芦苇沼泽广阔,溪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鱼类丰富,水草肥美。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于水禽尤其是鹤类栖息繁殖,所以被誉为“鹤的乐园”。 扎龙自然保...
2020-05-12 22:13:13
科普知识
蟋蟀的耳朵不是长在头部,而是生在前肢的小腿上,呈裂缝状,叫鼓膜器,然后由弦音器(特殊的感受器)感知鼓膜器的振动,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蟋蟀就会很...
2020-05-12 22:13:11
科普知识
在磷虾的两个眼柄下面和大部分胸足及腹足的基部,都有一种球形的发光器,发光器中央有能够发光的细胞。 海洋中,几乎到处都是磷虾。它们的身体一般都比较透明,不会爬行,但游...
2020-05-12 22:13:09
科普知识
迁飞的蝴蝶正如候鸟一样,它们追求的是温暖的适宜它们生活的气候环境。冬天则往南去;夏天则向北飞。 据16世纪的有关文字记载:有一次法国的第戎城好似被浓密的乌云吞噬了一般...
2020-05-12 22:13:07
科普知识
绿尾虹雉属鸡形目雉科,大型鸟类,在全世界的雉类中,绿尾虹雉是最珍贵而美丽的一种,所以有“鸟国皇后”的美称。 绿尾虹雉嘴向下弯曲,体大健壮。雄鸟有彩色羽冠,羽毛为带有...
2020-05-12 22:13:04
科普知识
19世纪初,澳大利亚人大量引种仙人掌,导致仙人掌不断侵占草场和农田,成了祸害。于是从南美洲引入专门吃仙人掌的加布克拉斯毛虫,终于帮助人们把仙人掌控制住了。为了感谢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