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奇闻>正文

《王牌特工》:致敬经典特工电影?

2015-04-28 15:38未知评论:

  资深特工片迷不难发现,最近热映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中出现了大量向早期经典特工电影(和电视剧集)致敬的元素,因此片中充满了浓浓的英式经典特工片的复古气质,在资讯类网站denofgeek上便有达人总结出了本片主创人员向多达17部特工题材影视剧进行致敬/戏仿的痕迹。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以下内容可能包含对多部影片的严重剧透,请慎重观看)

  虽然年初在北美院线上映时,优雅精致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票房成绩败北年度话题大作《五十度灰》,但显然前者的口碑和质量都要远远好于后者。《王牌特工》既有来自导演马修·沃恩和漫画作者马克·米勒精心打造的英伦绅士魅力和各种脑洞大开的细节需要观众认真消化,也包含了足以媲美英国经典幽默剧团蒙提·派森(Monty Python)作品中的那种恰到好处的超现实&无厘头喜剧气质,可谓一场将经典娱乐元素海量抛向银幕的狂欢,热闹纷呈的程度足以令观众毫无走神的机会。不论是否特工片迷,都可以在观看时毫不费力地找回在近几部007系列电影中逐渐失落的那份英式特工片的独特魅力。

  但就像片中永远衣冠楚楚的帅特工哈利·哈特(柯林·费斯饰)向他的强大“宿敌”瑞奇蒙·瓦伦丁(塞缪尔·L·杰克逊饰)所承认的那样,人人都爱看那些经典的“老范儿特工片”,尤其是那种戏剧性满满的“无所不能的绅士超级英雄”对战“夸夸其谈的自恋狂大反派”的片子。要是没有这些略显夸张的大银幕经典元素(有时候电视剧荧屏上也少不了这些),《王牌特工:特工学院》这样一部既复古又新鲜的影片也就不会应运而生了。

  如果你好奇《王牌特工》中精准传达出的那种迷人而独特的复古气质究竟受了哪些经典英式特工影视作品的影响,并向哪些业界里程碑做出了致敬,不妨看看denofgeek的小编们总结出来的这些容易被忽视的有趣细节。

  名叫“哈利”的帅特工

60年代大银幕上的名特工哈利·帕尔默

其实他就是《王牌特工》里扮演特工们“老领导”的迈克尔·凯恩

  在详细分解《王牌特工》中较为容易辨认的007梗之前,不妨先看看片中那些国内观众可能不太熟悉的致敬出处,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戴着标志性黑框眼镜的优雅特工,代号“加拉哈德” (Galahad)的哈利·哈特的人物设定了。他的名字“哈利” (Harry)是致敬60年代英国著名系列特工片中的男主角“哈利·帕尔默” (Harry Palmer)。“哈利·帕尔默系列”电影中的第一部是1965年上映的《伊普克雷斯档案》(The Ipcress File),改编自英国名作家连·戴顿(Len Deighton)1962年的同名小说。看了上面第一张图便知,《王牌特工》中的男主角不但名字致敬了哈利·帕尔默,连整体造型上都基本是哈利·帕尔默同款。更有意思的是,不但借鉴了哈利·帕尔默的名字和造型,连扮演原版哈利·帕尔默的演员本尊都被搬到《王牌特工》里来了,他就是片中亚瑟(Arthur)老爷子的扮演者,近几年才在国内观众中火到一塌糊涂的老戏骨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事实上,今年82岁高龄的凯恩当年就是因为成功演绎了连·戴顿笔下的绅士特工哈利·帕尔默,迎来了演艺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哈利·帕尔默系列对《王牌特工》的影响不言自明,除了主角都叫“哈利”之外,那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也被承袭了。

  同样作为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著名特工电影系列,哈利·帕尔默系列的故事被认为之于过度空想化、华而不实的詹姆斯·邦德“007”系列是一种更“闷骚”、更“硬核”的、“反邦德”式的存在,而这两位60年代著名银幕特工的代表作都是出自同一位制片人哈利·萨尔茨曼(Harry Saltzman)之手。尽管两个系列的主创人员有着高度的重合,但哈利·帕尔默系列被认为对于冷战题材有着更为“严肃”的处理态度。

  “不知礼 无以立也。”

 《复仇者》系列中的经典英国绅士特工形象John Steed

  说完了外形,下面说说哈利·哈特身上那股迷人的优雅英伦气质的出处。就像是在电影的结尾,哈利·哈特在绅士风度和精致造型上成功影响了他的少年门徒“Eggsy”(塔伦·埃格顿饰)一样,哈利·哈特的这份优雅从容不失幽默的正统英伦绅士范儿同样是承袭自一位特工片界的老前辈--约翰·斯蒂德(John Steed)。这个稍显陌生的名字是60年代英国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cult剧集《复仇者》(The Avengers,并不是漫威的“复联”)中的男主角,是由帕特里克·迈克尼(Patrick Macnee)扮演的绅士特工。John Steed永远穿着合身的订制套装和牛津鞋、戴着黑色圆顶小礼帽、手持长柄黑伞,身上具备了19世纪英国贵族的优雅礼仪和翩翩举止,每当遭遇恶徒时那种贵族被迫与“无礼庶民”斗法的无奈与困惑又使这个角色在优雅之余又多了一分“英式冷幽默”。

  《复仇者》剧集于1961年开播,1969年完结,Steed这个迷人的老特工在长达8年的冒险旅程中有无数小伙伴助他一臂之力,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美丽高贵的Peel夫人(最为出名的是由Diana Rigg扮演的第二任Peel,她的形象一直贯穿了50集左右的剧情)。尽管这些华丽的配角抢足了风头,但Steed还是成就了“打架也必须彬彬有礼”的银幕英伦老炮典范,随时准备给当时的“披头士一代”的小毛头们上一堂绅士礼仪课。嗯?这里听起来略耳熟……

  永远别忘了带伞

1965年英剧《复仇者》中伞不离手的John Steed(Patrick McGee)和他的美女搭档Mrs. Emma Peel(Dianna Rigg)

《复仇者》还有一部1998年的电影翻拍版,John Steed和Emma Peel分别由英国男神拉尔夫费因斯和长腿女神乌玛瑟曼饰演,John Steed经典的“礼帽+长柄伞”造型还在,可惜电影水平远远不及007系列,获得了几乎一边倒的恶评

  因《复仇者》系列剧集走红的不只有John Steed,还有他标志性的长柄黑雨伞。尽管这件代表着英国绅士身份的优雅小道具和他那顶暗藏锋利金属刀片边、可以飞出去当暗器使用的圆顶小礼帽都是直到第三季才出现的,但这把既趁手又能塑造角色身份的道具武器实在是设计得太妙,以至于从这一季开始,长柄伞就成了Steed人设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就像哈利·哈特在《王牌特工》中的手杖、雨伞无不既可闲时耍帅又可忙时杀敌一样,Steed的豪华定制长柄伞也在U形手柄里暗藏了一柄利剑,而且在某些特定的集数里,这把伞还会根据剧情需要装配一些在当时看来脑洞无限巨大的高科技小噱头。尽管Steed的伞没有哈利·哈特那柄既能撑开来防弹、又能代替霰弹枪的更酷炫,但这件终极武器终究是在其基础上随着时代进步进行了改良的致敬产物。

  其他致敬《复仇者》的小细节

虽然《复仇者》的科幻元素强烈启发了《王牌特工》中各种酷炫细节的设计,但这一系列留给《王牌特工》最大的遗产显然是其古典英伦气质。从Steed的造型到生活品味,这种影响无不在片中有所体现

  尽管不像John Steed的高科技雨伞和那股子优雅克制的强调那么明显,在哈利·哈特和他的小伙伴们身上还能找到其他一些传承自《复仇者》的细节。其中比较显著的是哈利·哈特位于伦敦的公寓的内部结构与在《复仇者》第五季中露面的John Steed的房间装潢极其相似(如上图),那些精致的无玻璃镶板墙壁与布置得一丝不苟、低调古朴的英式客厅简直如出一辙。同样,《王牌特工》对60年代汽车的喜爱也可以看作是这部2015年的新片对于那个绅士特工影视作品经典丛生的60年代的一次致敬,不过我们有理由怀疑该片对交通工具的选择是否与John Steed对于20世纪初经典老爷车的执迷有什么关系,当然,那对于身处1965年的他而言,相比1965年之于50年后的今天,还没有那么的“复古”。

  最后,《王牌特工》中十分亮眼的自大狂大boss瓦伦丁身上也能找到《复仇者》第五季中“电脑客之回归”(Return of the Cybernauts)这一集的影子。诚然这可能只是巧合,但在这一集中,由Peter Cushing客串的反派人物接替死去的哥哥,继续完成创造“电脑客”(Cybernauts)的罪恶事业。这种金属构造的无脑产物本质上是英剧奇异博士(Doctor Who)中的“电脑人”(Cybermen)的一个变种。创造“电脑客”旨在开创一个由特定领导者操控的自动化新纪元,剧中Peter Cushing扮演的反派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绑架了当时顶尖的科学家并迫使他们就范,随后使用科学家提供的技术帮助潜入了Emma Peel的意识并对她实施了精神控制,遭到控制的Emma Peel失去理智后袭击了Steed并将其俘获,试图对其进行洗澡控制。当然最后Steed逃脱并解救了Emma Peel,虽然本剧的主旨与《王牌特工》中的故事主线并不一致,不过这一点上确实出现了相似(可以说是疑似致敬)的情节。

  来自《秘密特工》的你

《王牌特工》中的特工组织参考了《秘密特工》中的设定。今年(2015)北美即将上映由(Guy Ritchie)翻拍的《秘密特工》电影版,有点儿意思的是,盖·里奇和《王牌特工》的导演马修·沃恩既是好友又是早年的合作伙伴。这一对好基友是否要通过两部间谍片来个暗中较量呢?

  《王牌特工》中主角们为之效力的这个虚构出来的名为“Kingsman”的神秘特工组织的设定借鉴了一部依然是60年代出品的美国原创间谍喜剧剧集《秘密特工》(U.N.C.L.E.,又译“绅士密令”)中的神秘组织U.N.C.L.E.。U.N.C.L.E.的全称是United Network Command for Law and Enforcement,即“执法联合网络指挥部”,既不服务于某一政府也不效力于任何特工机关,是一个位于曼哈顿联合国总部大楼附近的独立组织,但其可以代表美国、英国、荷兰、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甚至还包括俄罗斯。《复仇者》的故事也是关于一个虚构的特工机构,但是该组织始终没有直接出现名称,并被推测是隶属于英国秘密情报局(British Secret Service)的一个部门,而U.N.C.L.E.则和Kingsmen一样,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际情报组织。

  开外挂的“爪牙”们

金属假肢、金属尖牙、利刃礼帽……这些既浮夸又特别还带着点幽默感的“兵器”使大反派的左膀右臂存在感爆棚的同时,这种把杀人当作游戏的违和感还突出了角色残酷嗜血的“邪门”特质

  《王牌特工》对于007系列最明显的致敬点之一可能就是Sofia Boutella饰演的刀锋女Gazelle了。这个不离瓦伦丁左右的女助手身材曼妙、心狠手辣、能力全面,且和瓦伦丁一样“三观不正”,但最吸引人的还是她小腿肚以下那副由闪瞎眼的锋利金属刃形假肢组成的“双脚”。这样戏剧化又有些夸张感的人物设定来自于007系列电影中的一批超难对付又相当漫画化的“恶魔二当家”们,他们都以超越常人地残暴、狡诈并装配以某种肢体改装型“外挂”的形式存在,全力辅佐大反派,忠心耿耿并随时准备出手杀害正义主角和他的小伙伴们。为观众所熟知的包括《金手指》(1964年)中的亚裔反派Oddjob(Harold Sakata饰)和最早出现在《铁金刚勇破海底城》(1997年)中由Richard Kiel饰演的名奸角“Jaws”。

  Oddjob、Jaws和刀锋女Gazelle一样都是通过残忍而特别的杀人方式出名的(带钢刃的小礼帽和能啃断脖子的金属尖牙),为这类影片中夸张中二又自大的反派集团添上了一丝顽皮气息,就像武侠小说一样,不会“为了杀人而杀人”的正义之士惯用的武器大抵正常而乏味,但那些阴森邪门的杀人工具通常属于心理扭曲之徒,他们不但自我感觉极端良好、缺乏正常的情感,还会把杀戮当成玩耍,甚至不惜为了杀戮之效力主动改造身体,这类角色自然令人既咬牙切齿又难以忘怀,有时甚至成了电影中最大的噱头。同类型的还有1973年《铁金刚勇破黑魔党》(Live and Let Die,又译生死关头)中不那么著名的角色Tee Hee Johnson(Julius Harris饰),即便他甚至连罗杰·摩尔版邦德片中的最佳反派之列也未能排进,但他在右手腕的断肢上改装金属右手的设定也可以看作是Gazelle金属脚的灵感来源之一。

  吃她一脚!

曾经是女反派暗算主角的史上最险暗器,如今已成为Kingsman特工学院的量产制服鞋,帅气好用又合脚,就是回收功能尚待改进

  史上最强的邦德电影小道具之一,同时也是最早出现的小道具之一,就是在1963年的《来自俄罗斯之恋》(From Russia with Love)中的俄国女特工“祈洛莎”Rosa Klebb(Lotte Lenya饰)藏在牛津鞋中的有毒尖刀了。电影逼近尾声时,一片欺诈性的平和表面之下,Rosa忽然向肖恩·康纳利扮演的邦德亮出了藏匿鞋中的毒刃,进行了留名影史的最后一分钟突袭,这也是007系列史上首个女反派的最经典一击。尽管在电影中Daniela Bianchi饰演的邦女郎枪杀了Rosa,阻止反派集团立功(在伊恩·弗莱明的原著小说中,Rosa确实用这双毒鞋把邦德刺伤,害他入院抢救),但这双令人防不胜防的牛津鞋从此获得了长久的银幕生命力,不断出现在各类影视作品中,当然也包括《王牌特工》。这次,这双鞋也致敬性地在最后关头大放异彩,成功助Eggsy斗败了另一位阴狠的女反派。有时候,电影中的武器再厉害,能否成功使用也要看使用者是不是代表正义。

  传说中的“大哥大鞋”

相信不少华语区的观众最早看到同款的“大哥大”,应该还是在星爷的《国产凌凌漆》里,当然,星爷那款的功能更丰富一些

  看过《王牌特工》的你肯定注意到了,就在哈特叔向Eggsy“引见”那双著名的暗器鞋时,还顺带提了一嘴“以前我们的鞋里还装过电话呢。”除了卖萌之外,当然还是在向屡获奥斯卡奖和托尼奖的著名喜剧片编剧、导演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原创的经典搞笑特工形象致敬,这双笑果十足的男士真皮“大哥大”最早出现在布鲁克斯1965年的电影《糊涂情报员》(Get Smart)中,由名叫Maxwell Smart却蠢萌得一塌糊涂的美国特工使用。

  “柯南同款手表”

曾经,这款手表还不能把毛利小五郎击昏或让酒吧老板失忆,还远不如民用的Apple Watch酷炫,但关键时刻它可是能救命的

  使用暗藏各种小装置的手表的第一人当然不是死神小学生柯南,同样是随着时代进步功能不断进化的长寿特工道具,这款手表最早出现其实是在1962年的电影《诺博士》(Dr. No)中,这也是漫长的007电影系列中的第一部,可算是银幕特工暗器界的大前辈了。首次大银幕亮相的邦德先生首次使用这款手表时是将其作为盖革计数器进行放射性探测。而在较近的两部007电影(1995年的《黄金眼》和2002年的《择日而亡》)中,皮尔斯·布鲁斯南扮演的邦德腕上名贵的高级表关键时刻即可变身为火焰救生镭射枪。而像《王牌特工》中这样,在手表中置入“发镖”装置的邦德片,则是1979年的《太空城》(Moonranker)。

  虽然在007系列电影中的道具手表发射出的镖并没有使人失忆的功能,但对敌人造成的伤害可一点都不小,在《太空城》中,罗杰·摩尔就成功使用此举诱使大反派Hugo Drax踏出了人类的一小步……就踏到他的空间站气闸外面挂掉了。

  火焰喷射打火机

 国内观众看到的“打火机”只有手榴弹用途,其实片中它还有一个火焰喷射器款,但总归不是特工用来抽烟的

  这件杀伤力大而直接的武器源自于一部在《王牌特工》中被哈利·哈特调侃为“太严肃”的邦德片--1989年的《杀人执照》(License to Kill),领到这份“执照”并使用了这件热情武器的正是最为“严肃”的第四任邦德蒂莫西·道尔顿(Timothy Dalton)。于是轮到哈特动用打火机的时候,果然方式就非常不温和了,在一场痛快淋漓的暴力戏码中直接点着了自己的对手之一。这一幕直接被分为PG-13级,而国内银幕上的这一幕已经被删掉了。

  钢笔里的毒药

钢笔是如此轻便隐蔽又结构复杂的工具,在写字的同时作为特工与敌人们相互暗算的高级暗器才不算浪费

  尽管与在007系列电影中描述的使用方法有所不同,但确实是邦德最先见证了大银幕上的有毒钢笔。在《太空城》中Holly Goodhead博士就有这样一根钢笔,与《王牌特工》中更为先进而隐蔽的通过钢笔上的开关遥控毒发的原理不同,是通过笔上隐藏的细针来注射毒液的,但也仅仅是存在于讨论阶段,也许并未在007系列中使用过。类似的道具还有自爆钢笔,尽管在007系列中并没有一种像《王牌特工》中那样可以充当手榴弹的自爆打火机,但会爆炸的钢笔确实存在于《黄金眼》中,布鲁斯南扮演的邦德在片中还使用它签了字。会爆炸的打火机的设计也许正是在向这根钢笔致敬。

  公文包里的飞行器

虽然比起少女Roxy的新式飞行器来,邦德的Little Nellie并不算十分“便携”,但是耍帅效果却要好得多

  在1967年的007影片《雷霆谷》(You Only Live Twice )中,Q博士为邦德制造的轻便漂亮的小型直升机“Little Nellie”,只用几个小部件就把邦德带到了日本。一旦装配完毕,这架单人直升机就成了一座会飞的武器库,而在《王牌特工》中,在特训之后成功晋级为新任兰斯洛特(Lancelot)少女特工Roxy(Sophie Cookson饰)使用了与之相似的自制黄色微型飞行器,当然是比Little Nellie更加野心勃勃的版本,直接飞去了大气层边缘。Roxy的这架飞行器除了颜色之外,外形上已经脱离了007电影中飞机的外形,由气象气球运载升空,装配有非常先进的导弹与雷达系统。

  没有伞包的“跳伞”

同样是夺人心魄的空中自救桥段,《王牌特工》的致敬够巧妙,把经典电影情节浓缩为一道考题,鲜明塑造了人物的性格、揭示了人性不说,还合理地降低了情节的残酷性,害我们“白白担心”了一场

  《王牌特工》中让人十分揪心的一段就是当预备最后晋级的五名特工学员跃出机舱进行跳伞考试时,被梅林(Merlin)告知,他们五人中只有四个人的降落伞能正常使用,这项残酷考验无疑是在致敬《太空城》中的一段经典的空中搏斗戏,当然这次可不是为了彼此协作,更没有一位善良的梅林在地上帮他们了:邦德、Jaws、和一位不知名的反派统统掉出了飞机舱,在三个人中只有两个降落伞包的紧急事态下展开了降落伞徒手争夺战。你猜最后谁空着手掉到了地上?

  大反派的巢穴

反派们既然有钱任性,在装修房子方面的品味也都多少有些相似

  总的说来,《王牌特工》最后的高潮部分到来时,瓦伦丁与其党羽藏身的冰窟看上去是从康纳利和摩尔时期的邦德电影中获得的设计灵感。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反派老巢都是出自好莱坞著名电影场景设计师Ken Adam之手。当然,负责《王牌特工》美术指导与场景设计的Paul Kirby同样享誉盛名,且这次通过再现精良的复古英伦风情展示了他卓越的技艺,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大师也都是深受前辈大师的影响成长起来的,可以看出Paul Kirby正是通过打造《王牌特工》这场复古盛宴,来向影响他至深的两部007电影致敬。

  其中一部是《雷霆谷》中,大反派Ernst Stavro Blofeld(Donald Pleasence饰)在日本岛外的某座火山内的秘密藏身巢穴,我们在《王牌特工》中看到的由火山岩石组成的墙壁以及部分红色的地面均是致敬此处。另外在1969年上映的、唯一一部由乔治·拉兹比(George Lazenby)主演的邦德电影《女王密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中,也可以看到由Syd Cain设计的反派Blofeld的位于冰山深处、内部装潢闪闪发光现代感十足的巢穴。

  面对面聊聊怎么样?

电影中的大反派请客通常虽然不是鸿门宴,但这顿饭肯定不是好吃的,主角踏出门去的瞬间心情也必然不会轻松。当然哈特穿这么帅赴宴,土豪瓦伦丁居然请他吃巨无霸,就更高兴不起来了

  《王牌特工》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要算是特工哈特发现瓦伦丁就是自己要对付的“大坏蛋”时,当即表示自己必须找机会跟他“面对面谈谈”。这种英雄与反派在或明或暗地知晓彼此的敌对身份的情况下,在正式场合当面锣对面鼓地进行试探性言语交锋的戏码是007系列中不可或缺的经典桥段,从《诺博士》开始,到最近的《天幕杀机》(Skyfall),几乎每部007电影中都有不同形式的邦德与大反派表面谈笑风生实则暗藏杀机的对峙戏。这其中最有趣的一次尝试可能是《金手指》中,邪恶的Auric Goldfinger(Gert Fr?be饰)邀请肖恩·康纳利扮演的邦德前往他的地盘美其名曰“喝酒”(顺便还泡了妞),实则为了戏耍委托邦德调查他的邪恶计划的CIA与MI6并“礼貌地”警告邦德。这种大反派露出真面目之前把邦德当作客人施以礼遇,双方在你一言我一语之间营造出浓烈杀机的铺叙方式在《王牌特工》里被巧妙地玩转一番,哈特盛装前往瓦伦丁的晚宴,故意学着英国口音的瓦伦丁煞有介事端出来的晚餐却是“麦当劳”,两人除了例行的互相试探底细,还借机大谈老式特工电影里的英雄-反派关系,气氛剑拔弩张的同时不失幽默,还玩了一把致敬,令人拍案叫绝。

  最后一幕的诱惑戏码

虽然邦女郎也是性感开放的代名词,但一开始在邦德面前多少都有点矜持,《王牌特工》里的公主殿下才是最“真性情”的大妞

  007电影中另一个经典但没那么高怀旧价值的特征就是邦德的风流本事了,连不怎么看特工电影的人都知道,邦德是个几乎能把演员表中滚过去的所有女性角色都泡到手的“老流氓”。邦女郎不但美丽,而且种类繁多,不但有粉嫩甜美的(《铁金刚勇破海底城》),还有悲剧色彩的(《女王密使》、《皇家赌场》)。但大多数情况下,心地善良的邦女郎在智商上都有点令人着急(《太空城》)。《王牌特工》也不忘了在最后借浑身“七情六欲”的Eggsy玩了一把邦德式的风流戏码,但“一不小心”玩成了少儿不宜的R级效果。

  在所有致敬007系列的梗当中,这一个可能算是《王牌特工》中少见的不足之处--其他用蒙提·派松惯用的嘲弄权威的方式对美国政府的吐槽是不错,但对于英国机构在花销上的银幕嘲讽却是明显地缺乏。

  对“007之父”饮酒品味的犀利吐槽

  邦德的另一个标志是走到哪儿都要喝一杯的“伏特加马提尼”,按照“007之父”伊恩·弗莱明1953年发表的《皇家赌场》小说,初出茅庐的邦德在失去了继亡妻之后最爱的邦女郎Vesper Lynd之后开始喝专属的“Vesper马提尼”,在2006年的电影版中,Vesper Lynd由伊娃·格林饰演。在原著中,弗莱明向读者描述了如何调制这样一杯正宗的马提尼:“必须使用V形高脚香槟杯……三份金酒,一份伏特加,半份Lillet开胃酒。加冰,摇匀,再加一条细长的柠檬皮,明白?”

  但在绝大多数丹尼尔·克雷格以外的演员主演的邦德电影中,已经开始游戏花丛的邦德通常点的就只是单纯的“伏特加马提尼,摇匀,不要搅拌”并且应该是使用苦艾酒代替Lillet开胃酒。但《王牌特工》的两位主创马修·沃恩和简·高德曼似乎对这两种调制方式都看不顺眼。

  在《王牌特工》里,哈特先是跟Eggsy许诺会教他如何调真正的绅士喝的正宗马提尼,而后在Eggsy赴瓦伦丁的秘密巢穴一场戏中,我们看到他运用了哈特教他的知识从容地跟酒保点酒,在被问到马提尼需要怎么调的时候,Eggsy答:“当然是只用金酒,不要伏特加,还要盯着一瓶没开封的苦艾酒搅拌10秒钟。”简直把邦德的酒品吐槽出翔。

  要是邦德和Eggsy在酒吧碰见了,估计他俩会打起来吧。

  (via denofgeek)

相关推荐+更多
文章评论

评论列表(条(包括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