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天晴问答>正文

上海《新闻晚报》停刊,是报纸死亡的象征?

提问于:2020-06-24 09:12:20提问者:天晴网友| 评论:

上海的《新闻晚报》,已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停刊。不容置疑,这绝对是传统媒体纸媒衰落的最强大的信号。一位叫周俊生的时评人,找了许多客观理由推脱,貌似死不承认这是网络冲击下的必然下场。

周俊生将《新闻晚报》停刊的原因,归结为权力在“拍脑袋”,归结为中国报业严重的产能过剩,说是上海一个城市两份晚报竞争的结果。周俊生根本没从这个表象中,看到报业的穷途末路,更没看到这是报业在网络冲击下必然的挣扎手段之一。

如今的报纸,没了网络的帮助,不知还有多少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在一个一手拿手机、一手握鼠标的年代,报纸太不入流了,太不环保了,信息也太慢了。

许多传统大报都在与时俱进,比如美国曾经著名的《洛杉矶时报》如今只剩下网络版了,《纽约时报》全球副总裁安德森预计5年后该报只发行网络版了……他们承认了失败,选择了迅速转型求生存的方式,可谓英明之举啊。

比如本人及95%以上的同事,少则五六年,多则上十年,根本就没看过报纸了。为数不多的那几份报纸,基本是早上送来,然后没几分钟便被吃早餐的人当垫纸,吃完后连同一次性餐具一起丢垃圾桶了。咱要获取什么信息,低头看看手机或打开电脑就行了。

当然,不得不承认报纸还有许多读者,比如我经常看到带老花镜的人在报缝中寻找促销信息,一些门店小商户在阅览分类信息……

我说了那么多,谁还有没有更多的观点?

最佳答案

我觉得,报纸不会消亡!因为从目前来看,报纸是所有传播媒介里需要受众付出物质成本最低的,不像其他新媒体(电脑、手机)需要一次性付出较多的物质成本。

第二,虽然现在很多人喜欢网络,但是并不代表报纸就会退出历史舞台,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实实在在的纸质媒体的,拿在手上的感觉与网络的感觉不一样——这就好像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区别。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受众,如果没有电脑,如果有电脑而无网线,如果有网线而无网络,如果有网络有网线有电脑却没电,网络一点用处都没有。不信,你到封闭的山区试一试?在这一方面,报纸可以收藏,可以移动,可以免去负载的繁杂设备和电源!

网友4705
相关推荐+更多
问答评论

评论列表(条(包括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