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绥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的眼里,红灯区不是他消遣寂寞的地方,小姐也不是他打发无聊的人。他们,都是潘绥铭的研究对象。因为常年琢磨这些人和事,数十年和与小姐一起吃住,潘绥铭得到了一个“中国性学教父”的外号,也使他成了国内“红灯区”研究的权威学者。
潘绥铭的名字经常与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著名性学家。)、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亚洲性学联合会主席、中华性文化展览馆馆长。)等名字联系在一起。是他们撑起了我国性学领域的一片天。
我很好奇的是,潘绥铭作为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会选择去研究红灯区和小姐呢?他的研究方法都有哪些?潘绥铭说,“人家最喜欢问的就是,潘老师你嫖不嫖?我说我不嫖吧,你们也不信,我说我嫖吧,那我又违心。我只好不说,你们也别问。所有人都是假设你要嫖的。”。这里我想知道,潘绥铭是如何守住底线而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
1985年,他第一次开设了性社会学课。一时间,几乎成为人大爆炸新闻。听课女学生骂他“脸皮厚”;一位极有资历的教授甚至对他的人格不屑一顾,“他整天就想这事”。有人劝他停课,也有人审查他的身份。
1988年,他的第一本性学专著《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学史》问世,到2000年时,已有《中国性现状》、《性,你真的懂了吗?》、《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生存与体验》、《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等六本专著出版,另有《金西报告——人类男性性行为》等三本译著出炉。
从1997年起,他多次只身闯入红灯区,与小姐们吃住一起,进行入住考察,出版研究中国地下性产业的专著《存在与荒谬》。2004年11月,潘绥铭在广东省科学馆作“21世纪中国的性问题”性学讲座, 为“一夜情”等最新性话语作注解。对于一夜情,潘绥铭认为其主要特征是“邂逅相逢”、“就性论性”和“互不纠缠”,而并非很多人认为的买卖淫。对于性工作者,他反复强调的只是一点:小姐也是人,对她们进行的研究,也必须是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研究成果:
1、《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潘绥铭著,1988年5月出版,405页,30万字。(2000年改版为《性的社会史》,由同一个出版社出版)
2、《中国性现状--潘绥铭性学专题》,光明日报出版社,潘绥铭著,1995年6月出版,630页,55万字。
3、《性学与性社会学》,福特基金会出版(未公开发行),潘绥铭著,1996年-1999年连续四次修订。16开,286页,47万字。
4、《性,你真懂了吗?-21世纪性学读本》,中国检查出版社,潘绥铭著,1998年1月出版,482页,42万字。
5、《中国性学百科全书?性社会学卷》(主编、唯一撰稿人),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 年2月出版,381-420页,11万字。
6、《存在与荒谬--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群言出版社,潘绥铭著,1999年1月出版,304页,30万字。
7、《中国大学生的性行为,1991-1997》,商务印书馆,潘绥铭、曾静著,2000年3月出版,31万字。
8、《生存与体验--对一个红灯区的追踪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潘绥铭著,2000年9月出版,45万字。
评论列表(条(包括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