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同性恋者都可能会投以鄙夷的目光。同性恋在社会上的被认可也是一个艰难地过程,但发展到现在,随着同性恋群体越来越庞大,人们已经慢慢的趋于认可,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同性恋者和普通恋人一样自然的交往生活,不再受到质疑和责备。
记得,在Benkert创造这个医学名词之前,同性恋者“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许多层次的社会中是杰出的。”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祛除。对于同性恋的定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出于好奇,被迫等原因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人并不是同性恋。1993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自我和谐的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在此基础上,同性恋文化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2014年10月30日,苹果CEO蒂姆·库克正式宣布自己是同性恋,同时台湾媒体三立曝光库克的男友是亚洲人班哲明林,这些新闻引得全球目光的齐聚,关于对同性恋的讨论推向一个高潮。
那么多的人都偏向于同性恋,同性恋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平时我们所说的同性恋有哪几层意思?
同性恋有三个分别的意义:
一、同性恋倾向。或称同性爱、同性吸引等。女同性恋(Lesbian)、男同性恋(Gay)及跨性别女同性恋(Transles)、跨性别男同性恋(Transgay)为性取向的种类,是相同社会性别/心理性别(Gender)之间的个体产生爱慕、情感、性吸引及性行为吸引的现象。
二、同性恋行为。或称同性恋生活模式。基于同性吸引,从而选择这种包括同性之间的情感倚赖及性行为的生活模式。
三、同性恋权利运动。或称同志运动(LGBTsocial movements)。 这是一场高度政治化的社会运动,推动者未必有同性恋倾向或行为。自由主义者及性解放运动人士形容同性恋是一种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标签。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同性恋曾经被认为是一种性心理障碍,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谬误已经得到澄清。
主要原因
20世纪初,世界医学界否定了同性恋性取向与道德相关的观念。认识到同性恋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并非 内心的扭曲,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情感的发展。经过医学专家从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有如下缘由:
遗传
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个体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便于发展成同性恋细胞。这就表明,同性恋的性取向也有部分是遗传基因所产生的结果。
性激素
我们知道,性别上的差异在出生之前便开始形成。首先,一个位于男性Y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够调控人类机体表达产生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促进男性胎儿睾丸形成。然后睾丸产生并释放睾丸激素,促进大脑和性器官的男性化,同时产生并释放其他激素抑制女性性器官形成。而女性在这一阶段,并不需要任何特别的激素。
homosexual
性行为由大脑中下丘脑控制,男性这个区域是女性的两倍大小,而男同性恋这个区域和女性差不多,这些是由生理障碍形成的同性恋。对没有生理障碍的男性而言,每多一个哥哥会增加成为同性恋的倾向,这是因为当母亲第一胎是男性后母亲体内会产生一种针对男性胎儿产生的抗体,如果第二胎还是男性,这种情况会继续加剧,也就是说哥哥越多,后出生的男孩成为同性恋的几率越高。Y-伴性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也许是罪魁祸首。
军事
通常由于军队实行比社会更严格的性别隔离制度,所以自从古代以来,就有很多记载军队同性恋的文献,并且表明军队里面的同性恋现象比社会上更为普遍。官方对待这种性行为的态度根据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是都反映出他们的文化对待同性恋的观点。古希腊以及前现代化日本的军队,传统上支持这种形式的男性间的亲密关系。在古希腊还有专门的同性恋军队,由互相爱恋的男子组成,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彼此相爱的人才能得到最紧密的结合,提高战斗力。现代的国家中,例如英国等,欢迎同性恋者在军队中服役,而效仿军队的童子军,通常也反映了军队对待同性恋的立场。例如英国对其持欢迎态度,而美国则拒绝同性恋者加入童子军。
宗教
宗教在形成某种文化对待同性恋态度的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史上对同性恋持负面态度的仅限于亚伯拉罕诸教(Abrahamic religions)。非亚伯拉罕宗教的族群通常认为同性恋是可接受的或中立的。但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开始蔓延的年代,很多非亚伯拉罕宗教的宗教开始接受了这种对同性恋持敌对态度的观念。
宗教对同性恋的态度也多种多样。比较保守的亚伯拉罕宗教教义把同性恋视为一种罪恶。
受原教旨主义影响的国家通常认为同性关系是一种性变态,并加以刑罚。在一些地区,同性间发行“逾矩行为”可能遭到死刑威胁。
基督教普遍反对同性恋行为,对有关同性恋看法的最重要圣经依据是《罗马书》1:24-27。
英国圣公会允许有伴侣的男同性恋者担任主教。
美国圣公会坚持接受同性恋。
罗马天主教爱尔兰地区枢密主教曾多次抨击同性恋,却被男友向梵蒂冈检举而被撤职。
接受同性恋任神职的还有唯一教派、旧天主教会、改革天主教会、加拿大联合教会、联合基督教会、澳大利亚联合教会、合一教会与瓦勒度派。
教皇弗朗西斯承认存在同性恋高级教士。
“治疗”同性恋者的最大基督教机构已关闭。
评论列表(条(包括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