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法则在生活中的例子
早就听说“二八法则”,但对此仍是一知半解,在《麦肯锡文案写作与沟通技巧》一书中又一次看到这个名次,就很感兴趣,忍不住多看几遍。
“二八法则”是由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在研究意大利经济形势时总结出来的。他最初发现情况是这样的:20%的人口占有着80%的土地;80%的豌豆是由20%的植株产生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调查样本的多样化,帕雷托发现这样这样一个普遍规律:对于任何系列的研究要素,那些可以产生大部分效果的要素往往就是所有研究要素中的少数派。后来,这一发现就演变成为“二八法则”,并被广泛地认知和应用到商务活动之中。
在工作的时候,二八法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便是:你同时无法做好几件事情,所以只能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一件最核心且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来做。这个启示可以浓缩成四个字——事半功倍。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要找重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提纲挈领,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八定律就像公式一样定位着我们的生活,总结着人们的行为,以及支配着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规划。
下面是二八定律在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这个世界上只有20%的人成功,另外80%的人都不成功或者差强人意;
有20%的人用大脑赚钱,80%的人则需要用体力赚钱;
有20%的人花钱买时间,80%的人却卖时间换钱;
20%的人支配别人,80%的人则受人支配;
20%的人需要一名好员工,80%的人则需要一份好工作;
20%的人把握住了机会,80%的人则经常错失机会;
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20%的人按成功的经验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20%的人在放眼长远,80%的人只顾眼前;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20%的人受成功的人影响,80%的人受失败的人影响;
遇到困难,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会放弃。
也许你正是那80%中的一部分,但是你无能为力,你怎么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跳出80%的范围,跨进20%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