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三个月前还没有这个名字;两个月前,这个名字开始出现在媒体上;一个多月前的北京车展上,众人争说“荣威”车;如今,这个名字已经成了上汽开创自主品牌的象征。荣威诞生的时间很短,上汽自主品牌汽车的创建时间却很长。上汽创立自主品牌的历程,就是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打牢基础:说起上汽开创自主品牌汽车,上汽股份公司董事长胡茂元说:上汽的自主品牌建设是在充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句话拉出了一段历史。在发黄的纸页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记载:1958年9月28日,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第一辆凤凰牌轿车,实现上海汽车工业轿车制造“零”的突破。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轿车,至1975年形成5000辆年生产能力。
1991年11月25日,上汽开始了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历程。这天下午,为集中力量发展桑塔纳轿车,推进上海大众的二期工程建设,上海轿车厂在生产了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后,厂房在一声爆破声中被夷为平地,腾出17万平方米的地方让给德国大众的合资企业。此后,上海牌轿车成为上汽人时时回顾的梦,一个进行自主品牌创建的梦。
胡茂元对合资合作的认识很清楚,不止一次地这样表示,上汽在20年合资的基础上有大众的经验,又有10年左右通用的合资经验,上汽是在消化,不是在照抄照搬。他说:猫给老虎当师傅,最关键的一招上树,没有教。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上汽有了充分消化吸收的底气,再去发展自主品牌,就能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就是靠着这样的底气,上汽开始了与罗孚的合作,接续当年自主品牌创建的道路。
经历曲折:2006年9月19日,福特宣布行使优先购买权购得罗孚品牌,以保护LandRover(路虎)商标。福特的举动打破了上汽原来的设想。
罗孚(Rover)品牌创建于1904年,百年之后,罗孚却在生产经营上遇到了困难,2003年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不到1%。于是,罗孚试图
通过在国际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以摆脱困境,1994年宝马以8亿英镑的价格收购罗孚汽车集团;到了2000年春,原来的罗孚集团被一分为三,罗孚汽车及MG跑车被英国私人投资商购买,LandRover(路虎)越野车被卖给了美国福特汽车,只有MINI小车留在了宝马。此时,购买LandRover(路虎)的福特汽车公司同时要求购买Rover商标,但当时宝马公司无意将其出售,因此双方签署了一份“商标共存协议”,协定宝马在有意出售Rover商标之时,福特汽车将拥有优先购买权。
面对一女多嫁的罗孚,上汽介入伊始,实际上就处于被审视的境地。2004年12月,上汽出资6700万英镑购买了罗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其中包括罗孚 1.1L—2.5L全系列发动机、75型和25型两个核心技术平台,但是不包括罗孚品牌。这就意味着,如果上汽买不到罗孚品牌,上汽虽然拥有罗孚的知识产权,但要重新打造一个汽车品牌来开拓国内外市场。
福特就是在这个关键之处行使了优先购买权。谈到这点,胡茂元非常平静:“上汽想购买Rover品牌的目的,是考虑到Rover在欧洲、美洲市场上有10万 —15万台的市场销量,对我们出口来说会比较有利一些。但福特有90天优先购买罗孚品牌的权利,到第80天的时候它提出行使这个权利,这也激起我们下更大的决心,就是要把荣威的品牌树起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要加大投入,打造一个完全自主的、高起点的、国际化的品牌。”
整合资源:福特宣布行使优先购买权购得罗孚品牌后不到一个月,上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接着便登台2006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和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为什么叫“荣威”?胡茂元说,“荣威”的含义是创新殊荣、威仪四海,也就是“创新传塑经典”。
“荣威”有哪些创新之处?上汽汽车总经理王晓秋说,荣威融合了14项欧洲豪华车高端技术,开了国内同级车中的造型先河,在技
术配置方面,向奥迪、宝马等世界名车看齐。荣威750从酝酿到现在实际上有两年多时间了,从2004年上汽和罗孚谈判后,就已经有一个工作组跟罗孚合作进行改型、设计开发。
胡茂元介绍说,到2010年,上汽股份计划生产各类汽车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整车将生产60万辆。胡茂元认为,上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做我们的国际品牌。这种创新理念,不是简单地跟在人家后面,上汽要走的是一条差异化道路。
在上汽海外研发中心“里卡多2010”,共有工程师200名,其中150名是欧洲籍工程师,50名是中国工程师。欧洲籍工程师中,80%是从原MG罗孚开发人员中选留的精华。如果说汽车自主品牌的创建是场马拉松长跑竞赛,那么上汽要做的不仅是跑得快,而且是要跑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