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奇闻>正文

你相信智力和性格是天生的吗?

2014-11-15 11:42未知评论:

  你是否认为,人的智力是天生的?人的性格一成不变?又或者,你相信只要通过努力,我们就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事实上,这些不同的信念将会对你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成长心态 PK  固定心态

  关于智力的信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所提出的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与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成长心态指的是相信智力是可塑的,可改善的。固定心态则是指认为智力是绝对而不可改变的。成长心态者相信出色的表现来源于努力,固定心态者则认为成功完全取决于先天的能力。这两类不同的心态将对个体的学习、决策、毅力等产生不同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成长心态者拥有更高的学业成就,其中原因不难理解,根据这两类心态的定义,我们容易推测,在经历挫折后,成长心态者更容易坚持,而固定心态者更容易放弃,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等方面的差异。

  相比于固定心态,成长心态似乎更具功能性。一项研究更是发现,诱导出成长心态——告诉一个人努力可以克服先天不足——将导致大脑的积极变化,即使这样的信息并不完全正确。

  在这项研究中,密歇根州立大学的Hans Schroder等人首先让大学生参与者阅读关于智力的不同观点的文章——从而诱导出成长心态与固定心态。一部分大学生阅读的材料讲述的是智力来源于先天,是不变的;另一部分大学生阅读的材料则讲述智力来源于后天,是可塑的。接着,大学生参与者要完成反应时测验,同时会记录脑电图。

  结果显示,阅读智力来源于先天的固定心态组大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在他们的反应上,然而这些注意与他们的犯错后行为调整无关。相反,另一组阅读智力来源于后天的成长心态组大学生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了任务相关刺激,而这些注意与犯错后表现有着强烈的联系。换句话说,成长心态组大学生在犯错后大脑的反应更加积极,更有效率,或许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下次能做得更好。简而言之,这个实验证明了不同的心态会对大脑活动与认知控制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项研究是不是和德韦克过去的实验很像呢?告诉孩子“你很聪明”与“你很努力”导致了孩子们在犯错后截然不同的表现,那些被夸奖“你很努力”的孩子们比被夸奖“你很聪明”的孩子表现得更好,这便是成长心态与固定心态对行为的不同影响。

  当然,相信大脑能像肌肉一样得到训练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但我们的大脑似乎更愿意去相信事实就是这样。

  拥有固定心态可能会对我们的自尊造成影响——让我们变得自卑。因为信仰智力不变意味着无论怎么努力,我们都无法超越先天因素的限制,对于任何形式的竞争,我们容易听天由命,遇到挫折时也更容易放弃。相反,认为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不论天生资质如何,只要愿意努力,你就会成功,这样的想法虽然也并不准确,但却有许多好处。

  二、性格的增量论 PK  性格的实体论

  再说说性格,相信性格一成不变也会让人苦恼,如果你曾被贴上“失败者”、“胆小”、“懦弱”、“羞怯”这样的标签,而又深信这些特点将伴随一生而无法改变,那么可想而知,这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困扰。

  许多性格特质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痛苦,是因为它与社会价值观相左,最为常见的是内向者对于自身性格的困扰。苏珊·凯恩(Susan Cain)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开篇便提到,如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外向理想型的社会,这意味着,社会所的推崇的是外向健谈的个性,如果你性格内向,那么你就需要努力让自己变得外向,从而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具竞争力。这样的价值取向,给无数的内向者带来了深深的困扰。然而,苏珊·凯恩在书中接着会告诉你,内向者也有许多优点,他们也有独特的性格竞争力。

  有时候,除了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高社交需要的内向者可能会有纯粹的来自内心的压力,他们会由于自己在人际交往上的糟糕表现,而渴望做出性格上的超越。

  当然,内向者也各有各的不同,他们有的渴望外向,有的则安于内向,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内向者都对自身性格不满并追求外向。虽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仍然有许多内向者安于自身的个性,甚至很享受现有的状态。

  那么,就那些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渴望做出改变的人而言,他们是否也持有与智力相似的成长心态与固定心态?这些信念又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埃默里大学的Adriana Miu和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David Yeager在一项研究里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们试图知道,关于性格可塑与否的信念是否会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状。研究共招募了599名刚步入高中的学生。首先,研究者通过CDI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测查这些学生的基线抑郁水平。接着,学生被随机分配至实验组与控制组里,实验组的学生通过富有信服力的材料了解到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控制组的学生则在材料里获悉运动能力是可以改变的。大约9个月后,研究者再次使用同一量表评估学生们的抑郁水平,结果显示,控制组的抑郁水平明显上升,且控制组的整体抑郁水平比实验组高出40%。

  和智力的信念相似,这个实验证明了,诱导学生相信性格是可变的显着减少了学生在升学过渡期所产生的抑郁症状。

  在心理学中,相信性格可塑的信念我们称之为性格的增量论(incremental theory of personality),相信性格不变的信念我们称之为性格的实体论(entity theory of personality)。事实上,之前提到的成长心态也可视为增量论,而固定心态可视为实体论。不难发现,关于性格与智力的信念有共通之处,无论是性格还是智力,过分地相信这些特性是天生的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扰,当然,认为后天努力可以改变一切也并不客观。

  在这里,我们不妨运用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观点来看待这些信念。CBT认为,一个合理的想法应当同时参考准确性(accurate)和有益性(helpful)两个标准。暂且不论增量论与实体论谁更准确,单纯从有益性上考虑,许多研究会告诉你:增量论更胜一筹。所以,如果你笃信人的性格与智力一成不变,也感受到了这些想法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不妨思考一下另一种可能性。

  (作者:太乐哦)

相关推荐+更多
  • 贫困会影响智力吗?

    贫困会影响智力吗?

    一项研究发现,贫困会影响两岁孩子的智力,其影响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增长。 平均而言,研究人员发现贫困孩子的智商比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低6分,而且这个差距会扩大到整个童

  • 战神火箭一身“仙气”是咋产生的?

    战神火箭一身“仙气”是咋产生的?

    “战神1-X”火箭有一张酷炫到可以当桌面和头像的“写真”,这就是它在高空飞行时,一抹圆锥形的雾气,如新娘身上的纯白婚纱,套在“战神1-X”火箭身上。 很多人好奇,这些白色的

  • 我们为何愿意相信超自然现象?

    我们为何愿意相信超自然现象?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报道,在已经21世纪的今天,为何仍然还有很多人会相信超自然现象?近期,一位名叫戴维·罗伯森(David Robson)的研究人员对此给出了一些答案,他发现我们

  • 洗脑是怎样发生的?

    洗脑是怎样发生的?

    洗脑与被洗脑在现代社会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了,每个人几乎都会有洗人或被洗的时候。不少人一提起洗脑就反感,也有些人说洗脑无处不在。洗脑虽然千变万化,但总有一些基本的

  • 距离“读心术”时代还有多远 ?

    距离“读心术”时代还有多远 ?

    你是否想过有人能在你思考时读取你的想法?除非阴谋论者,恐怕很少有人会这么想。过了幼儿园年龄的人都明白心灵感应不是真的。而《自然》杂志的确曾刊登了一篇杜克大学研究人

文章评论

评论列表(条(包括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