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每集观后感
这是一部挺有深度的记录片,详细记录了500年来,9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历史!我想,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从骨子里希望我们的祖国能够迅速崛起,成为那第10个超级大国!在看到别国历史的时,免不得,我们会看看自己!我们离崛起还差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崛起!
每个人看完后,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就把它记录了下来。。。(随便写两句^_^)
一 海洋时代(葡、西)
崛起有两个意思,一为地势突起,隆起,一为兴起,奋起;使事物突出,突显。
《东观汉记?邓禹传》:“诸将皆庸人崛起,志在财帛。”。
大国通常是强国,中国并不是大国崛起意义上的大国。崛起的大国,很难成为文化大国,而不是文化大国的大国自身终免不了衰败(就像转基因作物中的终止子技术,这是一种使作物绝育的技术,也许在利益的驱使下或者像传说的共济会的阴谋那样,该技术隐瞒了动物包括人类食用转基因粮食的危险性)。文化大国受到攻击也会衰败,但是相对不容易衰败和衰败缓慢,并且会逐渐复苏发展。经过60多年的和平年代,受到摧残破坏的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不为现代人熟知的情形下在多个国家开始萌芽,传播。这要归功于中国祖先创造的文言文,文言分离使得前人生活总结来的智慧可以承传千年不绝。财富会灭失,而思想不会。很多人喜欢古董,但是穿越千年的文言文却不得人心。错不在文字,错在人利心太重。从前是商人重利轻别离,今天几乎无人不重利,更有多少人轻别离甚至人命?
葡萄牙海上扩展之路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
一、葡萄牙三面陆地,比邻强国,自身又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除了从海上寻求出路,别无办法。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开始。海洋比陆地更广阔。世界是水的世界,陆地只是很小一部分。世界到陆地到国家到州省,顶天立地的人,何其渺小。如果人放到银河系放到宇宙,无法想象有多渺小。努力变得更强大,但要记住自己的渺小。
二、香料除了用于制造香水,香料最重要的用于调味。欧洲人喜欢肉食正如日本人离不开鱼一样,而平淡无味的肉食一旦加上香料的佐味,变得十分可口。吃惯了盐渍肉的欧洲人再也离不开香料。它拥有金银不够购买香料,在耳目口腹之欲的驱使下葡萄牙人对《马可波罗游记》描绘遍地是黄金的东方诸国蠢蠢欲动。这是国家层面上的打家劫舍。
三、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不同,总是希望能把教传遍整个世界,恨不得所有人都只信奉基督。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基督教是很富于侵略性的。它浸淫着普世主义,拥有唯我独尊的上帝观,还膨胀着吓人使命感,老是要强迫别人信它。葡萄牙是一个信奉基督的国度,自然不能免除好为人类精神导师的弊病。
历史上中国的寺庙本来是类似于今天的学校,而和尚是读书人中了进士以后经皇帝批准才可以当的。导演常编出主人公受到打击万念俱灰遁入空门,这是对佛教天大的误读并误传天下。然而个人觉得俗人学学佛经了解一下可以,想出家深入是万万不可的,人人都有佛性,但不是谁都有成佛的天赋。
当统治者只是个商人的时候,人民的生活注定是悲惨的,手握权力与民争利太容易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规定公务员不得经商以及为什么官商勾结从来没有间断过。
亨利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从奴隶贸易之后,多少亚非拉的最原始的主人,成了资本主义滚滚前进的车轮下,血肉横飞的基石;从此之后,多少这个世界最早的主人成了别人的奴隶,生与死爱与恨哀与乐都不再属于自己,沦落为牛马,成为没有生命的劳动工具,行尸走肉;又有多少人,活在绝望的深渊,多少民族沉陷在灭中的无望中?
1494年,教皇子午线满足了葡萄牙,也满足了西班牙。仿佛一切的利益都被考虑,除了可怜而悲哀的已发现领土和未发现领土上的人民。他们对于两国王室而言,仅仅是和牲口类似的财富,他们的意愿他们的权利,没有被人所保障,也没有人愿意去保障。
航海家在为自己的国家发现财富,获得土地的同时,对于另一些国家而言,是残酷而血腥的刽子手。这些财富不是创造的,这些土地不是开垦的,这些东西,来自于掠夺,只是一种转移:掠夺别人的,转移到自己的手中。充满暴力与凶狠。一个人,可能是一个国家的英雄,那么也很可能是另一个国家的仇雠。
曾经在中国人眼中,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何况掠夺?所以中国几乎没有侵略的历史。
天纵英才的国王毕竟不常有,中国历史上的明君也为数不多。遇到个平庸的,决策失误,摔一跤也许就起不来了。公司亦如是。
二 小国大业(荷兰)
一刀除去鱼肠的方法,造价极低的小甲板商船,用生命创造的经商法则,荷兰人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城市逐渐兴旺起来。
城市由谁来管,应该怎么管理?对贵族管理失望之后荷兰人从贵族手中购买了自治权,在他们看来政治权利也是一种买卖。他们满足于生活在彼此独立的城市中并竟可能多的增加财富,直到西班牙国王通过联姻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
荷兰人顺从的接受了西班牙国王的管理,直到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们的钱袋。因为要守住自己的钱袋,原本独立的城市不得不团结起来组成联盟,于1581年7月26日废除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权。他们拥有一个国家。又遇到了相似的问题:谁来管理和保护这个国家?荷兰人心里只有生意,只要商业利益不要政治权利。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荷兰人请来了英国女王做君主,可是保护费比西班牙国王更高,于是荷兰七省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历史学家称其为“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在西班牙封锁了本国所有港口断了荷兰经济生命线的时候,荷兰人再次以一种务实的态度找到了远洋航行的的战略选择。
荷兰东印度联合公司。荷兰政府入股,十年之后给股东派发红利,股票交易,金银货币以空前的速度流通循环,经济血脉变得拥堵。荷兰人解决问题的探索直接进入了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建立银行,并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
1684年的荷兰,已经达到商业繁荣的顶点。
只有正在创造历史的人们,才有追求不朽的野心。
商人逐利并逐步为利所驱。
利不是凭空产生的,利是创造出来的。二商业贸易已经越过了互通有无,从获取应得的利变成了利润最大化。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给予公司员工的薪水却都不超过甚至远低于创造的价值应得的。
商贸的功用在于互通有无,限制沦为获取非常利润的工具,于是又了无奸不商以及商机。不想赚取暴利的生意人才是最精明最有福报的生意人。生意人是为人民服务的。
三 走向现代(英国 上)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或不列颠,通称英国,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威尔士四个国家联合而成。2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的岛国,在近代史上却积聚了改变自己影响世界的超凡能量。国家可以很小,但是可以做的很强大。公司很大,更应该也能够做强做大,利万民以固公司的根基。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不论大小,让公司成长壮大,为更多的人服务。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这只每根羽毛都竖起来的凶狠的老母鸡,结合英国实际及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抓住了历史给英国的时机,发展海洋贸易。英国表面上不与西班牙发生冲突,暗地里却鼓励英国商人的海盗行为作为发展国家的方式,直到1588年菲利普二世派驻了他所向披靡的舰队。但菲利普二世没想到的是无敌舰队不是凯旋而归,而是奔逃回国,还只有一半。中国古话骄兵必败,此言不虚。对英国而言,强大的君主对国家是有益的,因为他们才是爱国主义的核心,能给予国家明确的领导。伊丽莎白一世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也是对中国文化中的“恕”的注解;她明白权利的基础是全体英国人组成的民族,没有民众的支持做后盾,王朝没有立身的可能。她承传了13世纪初国王约翰时期签署的《大宪章》,直至1603年80高龄去世。
而后的查理一世没有遵守《大宪章》,于1649年送上断头台。在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结束之后 ,詹姆士二世继承了王位实行专制。推翻王朝容易,建立新制度却很难。英国人采用和平的方式赶走了詹姆士二世,建立君主立宪制,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了社会进步。从1588年西班牙海战到1688年光荣革命,积蓄了一个世纪能量的英国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
公司是个组织,人是公司的核心。个人积聚能量为公司服务就是公司的能量。都说企业要留住人才,但是人才如果需要留,十有八九是留不住的。公司需要的是:愿意为公司服务的人才?问题公司凭什么让人才愿意为公司服务,同时需要对人才做一个准确的正确的定义。此题待解。
四 工业先声(英国 下)
瓦特蒸汽机的诞生,开辟了一条能源转换的新道路,让人类获得了改变世界的的动力,把物质世界带进了一个时代。而亚当?斯密《国富论》里那只看不见的手,为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缔造了一个新的秩序。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规则很重要。掌握了正确的规则就能够掌管一切。
公司是一个系统,如果公司是一部车,优质的发动机必不可少,但是仍然需要各种小系统小配件的协同作用才能成为一辆车。一辆优秀的车必然是各种恰当资源的优秀组合。发动机必须是优秀的,而优秀的小系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竞争就像赛车,在拥有同等资源的条件下,只有比别人更努力的调整照顾好车上的每一个零部件才有可能获胜。只有关心爱护车上的每一个零件,那么每个零件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