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读后感1000字(1)
是这样一本书,充斥着无限的黑暗,却又透出一缕迎接黎明的曙光。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关头,走出了一批英勇坚韧的共产党员。他们有着坚如磐石的理想与信念,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传奇!
——题记
《红岩》的创作是在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作为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亲眼目睹了敌人最残暴、最野蛮的屠杀和共产党人壮烈牺牲的场面。这本非凡的书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真实地记录了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斗争。
这本书记叙的是革命的大进军和反革命垂死挣扎的一幕幕历史,狱中斗争是小说的主要部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都是特务的巢穴,集中了国民党特务机构中最精悍、最狡诈、最凶恶的力量,在这种环境下,以江姐、成岚、刘思扬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们,与国民党军警、特务、叛徒作出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斗争。
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中共地下党领导人,她为人稳重、心细,面对敌人与酷刑沉着冷静,坚忍不拔,处处表现了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她足智多谋,面对敌人具有大无畏精神。被捕后,她经受了更大的考验,面对任何酷刑都毫不屈服。似乎还听到江姐动人心弦的回音与她光芒四射的词句:“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她受到了同志们的敬仰和爱戴,为了不暴露同志们的越狱计划,保全他人,她毅然走向刑场……江姐这一人物代表了舍己为人、敢于牺牲的共产党员形象。
许云峰,一名具有钢铁意志的共产党员。作为一位进行过长期地下斗争的领导人,他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多次在严峻的关头挺身而出,表现了独当危难、顾全大局、舍己为人、心思缜密的革命品质。他作为本书主要刻画人物之一,以智勇双全、信念坚定的品格书写了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壮歌。“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雄鬼死不还家”,许云峰虽然牺牲了,但就义前的慷慨陈词与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铭刻在大家的心中。
除了江姐与许云峰,还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共产党人。他们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甚至勇于牺牲。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信念:“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改色、心不跳。”
特务们狰狞的面孔与沾满鲜血的双手毫无顾忌地展现在共产党员的眼前。他们狂妄地大笑着,将滴着血的屠刀与残酷的刑具伸向共产党员们,妄图通过残忍的手段逼共产党员们说出地下党的秘密,但均被识破。他们于是又伪装同情,用苦肉计唤醒共产党员们的善良。无论特务用什么手段、计谋,面对严刑拷打,机敏坚韧的共产党员们始终只回答一句:“拷打得不到的东西,刑场上同样得不到!”决不是手段越残酷就越能达到特务们阴险的目的,共产党员钢铁般的意志永不磨灭!
《新年大联欢》中的贴对联节目,作者不厌其烦地展示难友们的杰作。这些妙联真实地反映了共产党员们恶劣的狱中生活,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但同时也充斥着同志们对革命胜利的希望、对前景的乐观。尤其是“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副对联,它暗喻了革命形势的急剧发展,突出了共产党员们崇高的理想、满腔的热忱与顽强的斗志。
《红岩》的最后一章,敌人深感末日的来临,使用缓兵之计举起了屠刀,渣滓洞与白公馆的同志们不得已先后提前发起越狱行动。越狱过程中遭到了敌人的火力封锁与疯狂狙击。余新江、齐晓轩、刘思扬等同志毫不畏惧,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敌人浴血奋战,掩护其他同志安全撤退,他们的牺牲为狱友们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而其他同志则冒着枪林弹雨、刀光剑影,艰难前进,终于不负众望,安全撤出。整个越狱过程激烈、紧张,可谓是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抹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随着黎明的到来,黑暗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新中国诞生了!英勇无畏的共产党员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与祖国美好的明天。东方地平线升起的朝霞为本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岩》真实地写出了解放前夕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斗争,塑造了一群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形象。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与必胜的信念展现出那波澜壮阔的英雄传奇!
红岩读后感1000字(2)
我看过很多书,但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本名为《红岩》的书。
它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中国的大肆破坏,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强不屈、艰苦奋斗为保人民利益,即使受尽毒刑、受尽折磨,也不透露共产党的丝毫机密。即便是美国48套刑法,即便是各种血淋淋的痛苦,即便是严刑拷打、好言相劝、间谍离间,也无法撬开共产党人的嘴,也无法得到一丁点线索。在牢中,意志坚强的共产党人相互鼓励,那一篇篇激人奋斗的诗篇,那一句句勉励人心的话语,无不使人为之振奋。小到年幼的学生,大到沧桑的老者,共产党人每人都急切的想为党贡献一份力量。
任凭特务们耍尽花招,任凭行刑队用尽酷刑,任凭可恶的国民党想方设法截断狱中共产党人与狱外共产党人的联系,任凭狡猾的叛徒想方设法从他们嘴里套出关键的线索,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人都不动声色的忍下酷刑,麻痹对手,发现间谍。使敌人无措可施。
而且我发现,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共产党的领导是为人民的,是不惜自己辛苦的。国民党的领导,却是只顾自己享乐,不顾灾民,对手下吹胡子瞪眼,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威风。
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国民党注定的败局。这也就是为什么共产党人在狱中的绝食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书中说,革命烈士龙光华因为一潭清泉,与特务有了纠纷;阴险的看守长借此除掉了龙光华。龙光华的难友们非常悲痛,并用绝食抗议的方法与特务进行了斗争。后来,看守长终于妥协,同意了大家提的四个要求。人们无比肃穆的为龙光华,举行了追悼会。
里面的人物性格特点都非常鲜明。例如高大勇敢的战士龙光华,风趣多谋的农民丁长发,淳朴忠厚的工人余新江,温和有礼的共产党江姐,多才多艺的诗人刘思扬,慈祥厉害的双枪老太婆,以及天真机敏的小萝卜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为党奉献,甘愿牺牲自己,毫无架子,处事不慌的领导许云峰。而那阴险狡诈的特务黎纪刚、郑克昌、甫志高等让我简直恨得牙根痒。
革命前辈的一句句名言警句,引导着革命后人走向辉煌的未来。牢内的温暖使我无比感动,正是有了这些革命烈士,才保全了中国,保全了后代的幸福生活。
随着现在科技发达,生活安定,小学生都忘了革命前辈的付出与努力,现在想想,真是惭愧。革命前辈尚且在狱中都在学习。我们处在和平时代,不用惊慌的躲避国民党,不用惊慌的躲避宪兵,不必惊慌的躲避炸弹,不用忍受盛夏的酷暑,深冬的严寒,不用忍受缺水的干渴,蚊虫的叮咬,不用担心文具从哪里来,学费从哪里来,怎有理由不好好读书来效忠祖国呢?是呀,祖国的和平,是前辈烈士维护起来的。我们将接了这时代的接力棒,将祖国的薪火代代相传,我们将接了这时代的接力棒,使祖国的科技突飞猛进。而不是贪图享受,做啃老族,做寄生虫。同学们,人民需要我们努力,大家需要我们努力,祖国需要我们努力。努力保护一个国民都富强的大家庭。努力学习,学习更多更好的知识,发明更多更好的科技,中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要奋不顾身,挺身去守护,守护祖国,守护人民,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效忠。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先辈的英灵自豪的惊叹: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让我们建立一个能与盛唐相比的强大中国!
红岩读后感1000字(3)
近期,我阅读了红色经典巨著——《红岩》,读完这本书,我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在重庆解放前夕,在“中美合作所”里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发生的曲折的故事。对江姐、许云峰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但在由精神和信仰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一筹莫展。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许云峰用自己的手指为同志们挖出生命的通道,尽管敌人疯狂堵截,尽管从冰冷的枪口射出枪林弹雨,但在同伴的帮助下,共产党人成功越狱,整个山城重现希望。
反复读了两三遍后,我的小脑瓜里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什么,促使江姐在反动派如此惨无人道的肉体折磨下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是什么,使得华子良在被关的十五年内牢记党的指示,装疯卖傻,获得敌人的完全信任?是信仰。几十年前,在那惨无人道的旧社会,只有胸怀大志,有崇高信仰的人才能做出这样伟大的事。像许云峰、江姐、华子良这样的共产党人,是对党的信仰,对成立新中国的信仰,才能使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顾全大局,最后打败反动派,成就新中国的胜利。爱护党,爱护组织;对党忠诚,对党自信,这,建立了我们现在的新中国。精神和信仰筑成铜墙铁壁,深藏在每一位革命者的心里。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
生活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我在初次读完《红岩》后,不太能理解江姐们的行为,也并不能理解那些被关在“中美合作所”里的同志的心情。我并没有在解放前夕的那个时代生活过,不懂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没有体会过政府腐败的艰苦生活。反复读了多次,我才知道,在解放前夕,当时社会比较黑暗,政府部门压榨剥削老百姓,无数革命者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为拯救中国,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中国,让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是的,&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