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 C 能被吸收多少
受到伦理道德的制约,研究人员无法用人皮来做测试。于是只能用动物皮肤来了解维 C 的透皮吸收。目前比较详细的两个研究,一个用小鼠,一个用猪皮。两者的结果差异不大,因此可以作为很好的类比,来了解维 C 在人体皮肤上的透皮吸收数据。
在小鼠皮肤上,使用 1.3%浓度的维 C 溶液。每平方厘米皮肤的维 C 吸收速度达到了每小时 3.43 微克[1]。如果一个人的脸比较大(400 平方厘米),那么整张脸每小时能吸收 1.37 毫克维 C。白天八个小时,吸收量就是 11 毫克。注意这里的维 C 浓度只有 1.3%。如果按照市面上普遍的 10%浓度维 C 计算,一张脸八个小时就能吸收 84 毫克维 C,这可真多啊。一般来说,大家使用维 C 精华,一次也就用 0.1-0.2ml。如果浓度 10%,那么就有 10-20 毫克维 C。这点维 C,被脸吸收完全没问题。
不过维 C 被吸收,有一部分透过皮肤,进入到体内了。而我们关心的只是停留在皮肤里的那些维 C,毕竟用维 C 是为了让它在皮肤里面抗氧化。否则直接吃维 C 片不香么?
皮肤能留住多少维 C
皮肤外面涂抹维 C,维 C 通过皮肤被身体吸收。因此使用之后,皮肤里面一定有维 C 存在。根据研究,猪皮里面维 C 的饱和浓度是 1000pmol/mg。换算下来,每克皮肤里最多能容纳 0.176 毫克维 C。
小鼠皮肤的研究结果也类似,皮肤中维 C 的饱和浓度是 0.056mg/g。差不多是猪皮的三分之一。人类皮肤的数据虽然未知,但是应该也在同样的数量级。我们以脸部皮肤厚度两毫米计算,那么一张脸一共能容纳 8 毫克维 C。好像并不多的样子。毕竟涂抹一次维 C 精华,就能提供 10-20 毫克维 C。
皮肤每天用多少维 C 合适
既然脸上的皮肤最多才能容纳 8 毫克维 C,而一次维 C 精华就能提供 10 毫克以上的维 C,那么有必要每天都用高浓度维 C 吗?答案是不需要。
根据研究,在猪皮上连续涂抹 15%维 C,三天之后,皮肤中的维 C 就达到饱和,接下来每天使用,皮肤中的维 C 含量并不会变化。多出来的维 C 要么透过皮肤进入身体里,要么直接停留在皮肤外面浪费掉了。
当皮肤中的维 C 饱和之后,即使停用维 C,皮肤中的维 C 含量也能维持在一定水平,五天之内都不会代谢完全。
维 C 浓度和吸收的关系
怎样才能让皮肤快速吸收
根据维 C 的吸收,研究人员做了个物理模型。最后发现,阻碍维 C 吸收的最大因素是角质层。因为维 C 是亲水的,而角质层尤其是细胞间脂质是亲油的。一般来说,油溶性的东西更容易被吸收。而维 C 本身分子量 176,也不算非常小,所以角质层对维 C 的透皮吸收有一定的阻碍。
在动物实验中,如果把小鼠的角质层剥离,那么维 C 的吸收会有数量级的提升。从每平方厘米每小时吸收 3.43 微克,提升到 33.2 维克,提升了将近十倍[1]。
所以如果你想维 C 快速吸收,那么可以用一些果酸类的产品,让角质层边薄一些,这样维 C 就可以更好的吸收。
这个结果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皮肤屏障受损的敏感肌更容易受到维 C 的刺激。因为能被吸收的维 C 更多,更容易让敏感肌产生不适。
评论列表(条(包括审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