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文字类>正文

“三重门”:我们如何存活评江波科幻小说《机器之门》

发布于:2020-01-09 10:27:10发布者:天晴网友| 评论:1条

世界变成一个巨大的修罗战场,这是一场空前的科技战争,是机器人与人类的战争,关乎原生人类的生死存亡。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有一天,一个算法、一段编码变成了超越人类智慧的机器人,它没有实体存在,遍布网络,无处不在,它即将毁灭人类,人类却也只能通过改造肉身和其对抗,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人,人类的文明又如何得以延续。

在第九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江波作为新生代“核心科幻”的传人,他的作品《机器之门》获得了长篇科幻小说金奖。《机器之门》这本小说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独立记者楚南天被劫持要求配合机器联盟的计划,在神秘黑客“小六”的帮助下,特种战士冯大刚受命营救楚南天,在这场战争中,原本的敌人走在一起,只为争取人类最后荣光的故事。

一、“现实”之门

“他的头颅上,皮肤被剥离,眼球被摘除,头皮被揭开,半球形的头骨暴露无遗。细微的手术刀在头骨上纵横,切开小小的开口,银色的液体从切口注入。最后,在投影中只剩下金属的颜色,赫然像是头脑的模型。”

这部小说的作者江波,是“硬科幻”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叙事语言十分的细腻,对于一些专业的描写用词准确精炼,语言风格沉稳冷静。初读这本小说,这段将人体改造成机械躯体精湛的描写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仿佛那些血腥、震惊、遥不可及却又十分真实的画面不断地在脑海里冲撞。不禁思考,这一幕幕对于科技生活的幻想,会是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吗?

吴岩老师在《科幻文学论纲》中提到“作为一种边缘存在,科幻作家更加看重现实。但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这些人面对现实的态度与主流人群不同。他们通过幻想谋划,试图对‘此在’进行超越。”

《机器之门》就是在未来的语境中探讨现实。科幻小说基于作者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加入了文学创作的想象,将人类世界未来的发展超现实的用文字表达出来,给读者们构建了一个庞大真实的机器世界。而文字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与思考,构建出不同的科幻世界。《机器之门》为我们描绘一个未来科技的前景,同时也在思想性上给与不断地突破,给当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警示。

二、“重生”之门

“机器人类拥有人类的神经系统,却将身体的所有其他部分替换成机器。配合纳米机的细胞修复能力,他们的寿命可以变得很长,预期寿命在两百年以上。”原生人类、机器人类和超级AI是书中为我们呈现出人未来的三种形态。

有主动倾尽自己所有将自己换上了一身的机器的桑迪普,有为了国家而献身奋斗在第一线的冯大刚,也有呼唤人类日运动却最终为了保住大局活下去而被迫接受改造的楚天南,当然也有因为愤恨暴怒而被人利用改造的饶晓华。

与其说“机器”之门,我更愿意将其解读成人类的“重生”之门,此刻的重生是一种超自然的进化。《机器之门》预测未来走向了一个极端,人类与机器的关系演化到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一种结局:战争。在战争的面前,原生人类脆弱不堪,不仅智慧被超越,连身体的性能也变得毫无可比性。在科技的洪流中,是否改造就变成了一个必须选择的问题。

这时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领域就是人机结合。无疑,经过机器改造后的人类,将会更加迅速地适应这个环境,他们正向食物链的顶端逐渐迈进,而不接受的改造的人类,就会面临被这个世界淘汰的后果,是死亡也是毁灭。机器人类有精密的机器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不需要吃饭、喝水、睡觉,也不会轻易的死亡。而对于原生人类来说,只要没有食物,死亡变得极其容易。但我们之所以选择相信科学,创造科技,甚至到了需要改造我们自身的时候,我们最初目的不就是为了保护人类世界吗?而如今原生人类变成了稀有物种,机器人类和超级AI拥有着主宰世界的权利,那么无论如何抗争,也难逃消亡的命运,选择改造或许是唯一的生机。

三、“毁灭”之门

“当人和非人的界限都变得模糊,世界将会走向何方,这关乎生命和存在的终极意义。”

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爱因斯坦传记片《天才》中,爱因斯坦去世后,有学术机构请求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同意对他父亲的大脑进行研究,以揭示这位伟大天才思维的秘密,汉斯回答说“这样的研究不会有任何结果,你们研究的是一件物品,而我父亲,是一个人。”这段回答对应书中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保留下人的大脑,人就可以控制机器,就不会被机器同化了吗?

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不仅是义肢这样简单的碳纤维,而是将人除了大脑之外的部分全部替换成机器。我们认为,大脑等于这个人,只要大脑存在,他就还是一个人。其实不然,人与机器的区别在于,机器是冰冷,而人是可以靠肉体靠感官感受温暖的。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灵魂不仅来自于大脑,更来自于感受,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本小说就让我们在不断地科技进化与改造中去重新界定人这个概念,使我们不断去审视人的本质以及人所存在的意义。

“世界已经崩坏成了这个模样,然而总有些东西仍旧值得珍惜。”

人所存在的意义就是文明的延续。当然,踏过这道机器之门所迎来的终极结果就是人类文明的毁灭与消亡。人类的文明是建立在人的生物性这个基础之上的。可当现在人的基因可以被编辑,当未来人可以任意的被机器改造,每个人将不再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所有人都可以按照你想要的算法或编码被创造或更改,当人处于被动地位的时候,我们又何谈文明?

处于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与人已经不可分割。我们依靠科技改变生活。而如今当机器人也拥有情感思想,和人类的行为活动并无太大差异,甚至智慧超越了人类,更加适应这个世界的时候,人类将不再掌握主宰的权利。科学发展断送了人类的文明,我们所面临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面对生命的延续和文明的传承,是否要开启这扇“毁灭”之门,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

机六常说:“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雾。”

所有事物现象,都是空幻的,生灭无常的,你找不到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看破真相,放下对一切人事物的执着。这段来自《金刚经》的佛家箴言是对机器时代的感叹,人们不断追求发展与进步,欲望永无止境,从掌握科技到沦为科技的奴隶,在达到遥不可及的高度的时候,又开始向往人类时代最质朴本真的生活。

人类的文明延续千年,从古至今,唯一不变的是人,人一直存在。当科技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无法阻止时代的进程,也无法预测最终的结果。当然,我们希望在科幻创造者的笔下不仅能看到对机器未来的忧思与反省,也能看到未来机器与人类之间的一种平衡与和谐。或许会是江波的书中所描绘的最坏的一种结局,又或许是像他希望的一样,这世界还保留着对人类最后一丝期望的曙光。

相关范文精选+更多
范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