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文字类>正文

一本“美妙艺术”之解评刘夕庆的《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一书

发布于:2020-01-09 11:03:18发布者:天晴网友| 评论:1条

刘夕庆先生的《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一书自问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它既是一本科学普及读物,也是一本解惑科学与艺术的密钥,它立足大家,以新观念、新视角解读“科学的艺术家”,成为书市的“宠儿”。

当我看到书名时,立刻便对“玩转”产生了好奇心——也许正因为“玩转”二字的吸引力,驱使我带着这种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静心阅读了作者的“科学的艺术家”娓娓道来之解,正像作者在序言中所叙:“我将其前面加上‘玩转’这个现代的轻松诙谐而充满能量的时髦词,随即构成了本书名,意在说明:最美的科学成果是‘艺术家’做出来的——这些科学的‘作品’实际上是‘最性感’的世界观,他们会像伟大的艺术品一样流芳百世,甚至更为长久……”这种“美妙艺术”之解,着实让人玩味。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通过大量经典、鲜活的案例,和十分有趣的故事,对“科学的艺术家”如何“玩转”深入浅出地进行剖析,许多论点不仅新颖,而且看后令人拍案称奇,它告诉我们,科学与艺术二者既不是“分道扬镳”互不相干的关系,也不是“误打误撞”式的偶然结合,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同时,也告诉我们,学科技的人需要懂些艺术,学艺术的人应该懂得科技,这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试图改变我们“固执”的观念。譬如,在我的感知中科学和艺术似乎是两个矛盾的个体,艺术追求情感的主观表达,科学则倡导用客观的角度去探求真理。而作者则认为科学与艺术不能分割,且它们彼此成就共同发展,并列举了许多“艺术家”的作品和著名学者的论述,阐述两者关系被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虽只言片语但言简意赅,它告诉我们“艺术”与“科学”具有互补性,只有相互结合才能比翼双飞,这些卓见发人深思。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列举了人类文明史上46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作者一一加以剖析和求证“科学与艺术”规律性,并归纳出带有普适性之解——创新而成功的结构包容之前的结构元素。源于个人的“想象力的结构”既属于科学创造,又属于创作,当然也属于二者的融合创新,而违背结构规律,“创新”就不能达到成功的目的,这个论点有助于我们对以往一些现象的反思。

譬如,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对中国画的改良,对山水画除造型和焦点透视外,光包括色也是一次革命。一是素描被引进山水画,二是浓艳的色彩被引进山水画。从文化上说向西画学习光和色,并不仅仅是技法学习的问题,而是在不“科学”的中国画学中引入“科学”的因素,这无疑涉及文化元素结构改造的问题。其结果是我们从“素描”山水和“色彩”山水的创新中,遗憾地失去了东方文化的笔墨精神和神韵。

为什么这场浩浩荡荡的“改良”不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哲学是辩证哲学,西方的哲学是逻辑哲学,辩证哲学两头论,亦敌亦友,逻辑哲学只认一头,既敌非友,这是中西方哲学的根本不同。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明暗是建立在玄学文化基础上的,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中国山水画家并非不知明暗,也不是对外光全无感觉,但由于把明暗置于统一全宇宙的“阴阳大道”来加以理解,明暗遂转化为阴阳,阴阳物化为黑白,黑白又被理解为虚实,虚实同明暗在概念上便悄悄转换了内涵,明暗之中尚存的那点“外光”的含义,在虚实中就不复存在了。虚实遂脱离“科学”之“光”而自行其“玄学”之“道”这似乎是明暗在中国画中的必然的文化命运。

而光对西洋画家有物性和神性之分,物性之光,是从某一物质的光源体发出的光明它照亮物体,显现轮廓,分出阴阳向背。在表现形式上都是外烁—光源体是明确的:或物质的发光体太阳、烛光等,或上帝。

从上述中西方艺术观念中,表明一方面中西绘画对光的认识文化差异性和对“科学”认识的偏差,另一方面印证了作者——“创新而成功的结构包容之前的结构元素”普适性的观点,从而使我们得知破坏结构元素是导致嫁接不成功的原因所在。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贯穿作者执着对“科学的艺术家”寻求“解”的努力,同时展现出作者用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创新形式进行写作方式的探索,使读者在阅读每一个“艺术家”中享受不同角度有趣的立体描述,仿佛经历一次次科学和艺术的洗礼,对我们辩证地认识科学和艺术会有诸多的有益启迪:在面临高科技时代中,避免被新兴科技吞没的强大武器,就是迅速提高和发展我们EQ艺术感觉中的想象力、游戏感,只有艺术和科技在彼此中交融中才能找到恰当的位置,才能彼此共生共赢。

《玩转科学的“艺术家”》中把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案例不尽其数,但书中对个别科学家的“美妙艺术”之解,看似虽在逻辑上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但我以为从两者结合的关联程度上讲,还是有一定差异性的,如何使两者转换成必然的内在联系值得商榷。

相关范文精选+更多
范文点评